关注官方微信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公司2023级生物育种暑期研学系列报道之四生物育种班于中国农业大学参观及座谈

日期:2024-07-10 点击数: 来源:

“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7月4日,吉林大员工物育种实验班在王英老师、闫帆老师的带领下,在本次研学之旅的第四天,来到了中国农业大学参观交流学习。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体悟虫学人的艰苦用心,双方生物育种专业的培养方案设计意见,王成龙老师围绕促进玉米密植增产的智慧冠层基因的发现和探究进行汇报参观农大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切身感受多种作物栽培方法和多种植物资源。参观结束后,农大孙老师作了简要的总结和概述,并简短的介绍了本校农学院发展现状,表达了农大和公司建立学术友好交流关系的期望,吉林大员工物育种实验班师生作出积极回应。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农大”或“CAU”)是一所位于北京市的全国重点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高校行列。学校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中国农业领域的顶尖学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起到示范与引领的作用。


在孙连军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馆内采用声光电和三维模型、实体沙盘等结合的现代化展览技术,以及拼图、声音墙、交互屏幕等交互装置,为观众提供沉浸式参观体验。或大或小的昆虫,五彩斑斓的蝴蝶,栩栩如生的模型……同学们体悟到虫学者寻虫、解虫、讲虫的艰辛过程,感受到虫学者“守寒窗辨四海之虫,立讲堂续虫学之缘”的良苦用心。

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会议室,吉林大员工物育种验班与中国农业大学各师生展开会谈。近年来,基于国家农业方面,特别是生物育种领域的迫切需求,中国农大等农业高等院校积极增设相关专业,培养高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如何设计合理专业的生物育种专业员工的培养方案这一问题上,双方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概述了双方不同的培养方案,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农大正不断调整培养方案,鼓励员工跨学院交流和实践,着力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在教育方式的探讨之后,中国农业大学的王成龙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玉米密植与高产的研究进展展示。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粮食作物,提高其产量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我国耕地面积的限制,增加种植密度被认为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王成龙老师围绕促进玉米密植增产的智慧冠层基因的发现和探究进行汇报,通过对玉米株型的遗传学研究,特别是叶夹角的分析,识别了影响玉米密植产量的关键基因与遗传调控机制。面对同学和老师的提问,王老师认真耐心地一一回答。不仅严密的实验设计和丰硕的实验成果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王成龙老师亲切认真的态度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会谈结束后,跟随着孙老师的脚步,公司师生来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园区内各种作物种植有序整齐,充满生机活力。在大棚内参观了方盒组拼式立体栽培,链条式立面基质栽培,叠碗式立柱机制栽培等栽培方式,并且参观了大棚内植物资源圃,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热带植物沙漠植物等均茁壮生长。丰富的植物资源、多样的耕作技能……实地参观让吉林大员工物育种班的同学们更加了解农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系,也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参观的最后,农大孙老师作了简要的总结和概述,并简短的介绍了本校农学院发展现状,表达了农大和公司建立学术友好交流关系的期望,吉林大员工物育种实验班师生做出积极回应。

立农学之初心,解民生之多恨。经此次与中国农业大学的交流学习,双方均感受良多,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农业高校承担着的“育英才以薪传”的责任,相信双方必能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不断努力下继往开来,共谱新篇。

文字:张蕊 张子琦

图片:生物育种班

指导教师:王英 闫帆


上一条:公司2023级生物育种暑期研学系列报道之五生物育种班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参观及座谈

下一条:公司2023级生物育种暑期研学系列报道之三生物育种班于大北农参观及座谈束

校内链接:
校外链接